佛山新聞網訊 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毛蕾 通訊員南宣報道:5月14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聯播》以《一線調研:“五金”小鎮的“氫”裝出發》為題,月14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聯播》以《一線調研:“五金”小鎮的“氫”裝出發》為題,用3分多鐘時間,報道南海區丹灶鎮如何從一個“五金”小鎮,轉型成為全國氫能產業發展的先鋒。
(資料圖)
全國近兩成五金產品都出自丹灶鎮,然而最近它卻因為氫能引發關注。這樣一個“五金”小鎮,如何和新興產業氫能產生關聯?帶著這樣的問題,《新聞聯播》記者深入一線,對丹灶鎮進行調研。
報道稱,身上帶有氫能標識的公交車,是記者在這里看到的第一個氫能元素。車頂上的氫氣瓶是它的動力源,氫氣通過電化學反應產生電能,帶動車運轉。6個氫氣瓶運轉,可以跑三四百公里,排放的只有純凈水。不遠處停放的共享單車也是氫能的。一個罐子裝80克氫氣,放在氫能單車上大概能跑80公里。
越深入小鎮,氫能的身影越多。氫能已經參與到了丹灶的交通、工業、農業等領域。
一個“五金”小鎮,為何有這么多氫能應用?丹灶鎮黨委書記何敏儀表示,全國第一個以研究氫能為主的省重點實驗室佛山仙湖實驗室就落戶丹灶鎮。在國家相關規劃和扶持政策出臺后,大大推動和引導整個氫能產業的發展?! ?/p>
2019年開始,我國氫產業駛入發展快車道。2022年,國家發展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出臺,氫能產業發展潛力開始逐漸釋放,丹灶也開始把目光瞄準發展氫能項目。
南海區發展和改革局黨組副書記張家玉表示,南海區在丹灶鎮布局氫能產業,通過關鍵零部件切入新能源產業,探求產業的發展方向。
一邊引進氫能產業鏈上的企業,一邊打造科研基地,吸引全國的氫能人才和科研院所落戶丹灶。很快,丹灶就補齊了氫燃料電池及系統八大關鍵零部件產業鏈,形成了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央視報道稱,就在幾天前,國內最大的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裝備生產基地康明斯恩澤項目在丹灶投產,這個基地制造的是目前全球最先進的綠氫設備??得魉苟鳚桑◤V東)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趙留軍表示,一臺設備一天可以制1噸氫氣,最大的優勢是可以把綠色能源、可再生能源轉化成氫。
用可再生能源制造的氫氣被稱為“綠氫”,是未來氫氣的主要來源。這個基地的投產,降低了可再生能源制氫裝備50%~60%的成本,將促進可再生能源制氫的發展。據統計,目前丹灶項目計劃投資規模超400億元,全部達產后年產值將超過1000億元。
同時,丹灶還引進了百億級氫能新材料項目落地,將加快質子交換膜、碳紙等核心關鍵材料國產化進程?!拔褰稹毙℃傞_啟了氫能發展新征程。
當日,除了《新聞聯播》報道外,央視新聞頻道《朝聞天下》欄目也用8分多鐘時間,推出了《丹灶:小鎮開啟全新“氫”能新生活》報道。一日內兩度登上央視,體現了丹灶鎮創新發展,以產業轉型帶動經濟社會轉型的典型意義,為南海打造中國氫能第一區、丹灶鎮成為新能源企業落戶灣區第一選擇提振信心。
標簽: